在化工企业的装置区,林立的塔器与纵横的管道间,总有一群背着工具包的身影在穿梭,他时而驻足凝视仪表盘上跳动的数字;时而俯身检查设备接线;时而用仪器调试参数——他就是化工企业的“设备神经守护者”。从清晨到日暮,仪表工一天都围绕着这些“工业眼睛”展开,用专业与细致为化工生产的安全稳定筑起防线。
清晨7点45分,天刚蒙蒙亮,仪表工们就已提前抵达仪表班组。穿着泛旧的工装,戴上安全帽,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夜间值班记录。“某台分析仪表昨晚三点出现数值高报警、某台阀门动作不到位、某塔液位计四点出现数值波动,调节不住;液位计的瞬时故障也不能忽视,要重点观察。”随后,他走到工具柜前,开启了每天的“必修课”——清点工具。万用表、扳手、螺丝刀、绝缘胶带、抹布,还有一本泛旧的《仪表故障处理秘籍》,每一样都要仔细核对。“这些工具就是我们的‘武器’,少一件都可能误事。这本手册记录了工作以来的工作心得,比如:压力变送器波动先查引压管是否堵塞、pH计不准大概率是探头污染、都是我们在无数次维修中总结的锦囊妙计”。
8点整,我们背上工具包一起出发。第一站是氯化氢装置生产区。刚靠近设备,刺鼻的气味就扑面而来,我们熟练地戴上防毒口罩,径直走向压力表,查看每一块压力表的数值是否准确,表盘卫生是否干净,是否在有效检定期内,有无泄漏。接着我们开始巡查现场的阀门及各类仪表的运行状态,是否稳定运行,有无跑冒滴漏。9点30分,两人赶到一次盐水系统。这里的化盐池pH计显示值只有8,低于工艺要求。老王走到pH计探头旁,发现探头表面附着一层白色污垢。“这是盐水垢,会影响测量精度。”他穿戴好防护用品,用专用清洗剂清洗探头,清洗探头要轻柔,不能刮伤探头,不然就废了。清洗完毕后,他重新安装探头,等待数值稳定:“现在pH值9.8,合格了”,老王一边记录数据,一边给我们讲解:“这个PH计探头容易结垢,这个仪表是关键设备必须时刻精准”。
上午11点,他们来到电解氯气处理装置,重点检查那台报过故障的液位计。这是一台浮球式液位计,老王踮起脚观察刻度,又用手轻轻晃动浮筒连杆:“感觉有点卡涩,可能是连杆粘了物料”。他关闭液位计上下阀门,泄压后拆下浮筒,果然发现连杆上附着褐色粘稠物,不清理会导致液位计误报。他用酒精擦拭连杆,重新安装后开阀充压,液位计指示很快与中控室数据同步,老王这才松了口气。
中午11点50分,首轮巡检结束,两人带着记满数据的表格回到班组。12点简单吃过午饭,就稍微休整一会。下午2点刚上班调度通知固碱装置的熔盐炉温度无显示,反应温度快超标了,我们立刻抓起工具包,往固碱装置跑。熔盐炉作为重要岗位之一温度失控可能引发严重事故,到达现场后,第一时间打开热电偶接线盒,用万用表测量电压,我们顺着电缆排查,很快在管道支架处发现问题,电缆外皮被磨破,铜线断了一根。我们立即拿绝缘胶带和压线钳,剥线、接线,动作麻利得像在“做手术”。接好线后,他让中控室查看,温度显示恢复了,现在正常范围,工艺操作员擦了擦额头的汗,紧紧握住我们的手“多亏你们来得及时,不然真要出大事”。
故障处理完毕,下午3点30分,我们又带着黄油去给调节阀做润滑保养。电解装置的进料调节阀是重点维护对象,一旦卡涩,会导致进料量失控,我们认真地对阀门进行防腐润滑,确保每一台阀门都仔细认真地过一遍。下午5点40分,夕阳的余晖洒在装置区的钢架上,泛起金色的光芒。我们回到班组,开始整理当天的记录,巡检表每一份都要核对无误准确记录。然后,我们和夜班同事交接,白班有什么异常情况需要重点关注,交接完毕,我们揉了揉酸胀的腰,看着窗外逐渐安静的装置区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这就是化工企业仪表工的一天,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,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。他们用脚步丈量着装置区的每一个角落,用双手守护着每一台仪表的精准,在数据与设备的陪伴中,为化工生产的安全、稳定、高效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,用平凡的坚守诠释着“工匠精神”的真谛。